|
疫情期間漁業技術知識匯編——春季存塘魚類的養殖管理受疫情影響,當前塘庫魚類存塘量較大。隨著氣溫和水溫開始逐漸升高,池塘中魚類的活動能力與攝食能力開始增強,一些病害也逐步開始發生。因此,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還要加強生產管理,確保存塘魚類生產穩定,F針對漢中養殖情況,提出春季存塘魚類的養殖管理措施,供大家參考。 一、加強水質管理 根據塘庫存水量,可適當降低水位,以利于水溫回升,促進水產品攝食、生長。根據池塘水質,可適當進行肥水,但由于早春水溫低,肥水困難,應在晴天中午少量多次使用生物肥料,進行水體培育,以穩定水質。 二、加強病害防控 按照“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原則,做好病害防控工作。早春每15-20天使用二氧化氯、碘制劑等消毒劑進行全塘消毒1次,以預防魚病,尤其年前動過網的塘庫一定要進行消毒預防。如已發生病害應及時準確診斷,對癥用藥。 三、適當投喂飼料 選擇晴好天氣少量投喂優質顆粒飼料,以補充恢復魚類體質。當前的投喂量不超過存塘水產品總重量的0.1%~0.2%為宜,后期隨著氣溫升高,可逐步加大投喂量。 四、科學增加水體溶氧 存塘量大的池塘晴天中午可開啟增氧設施1~2h,營造水體的富氧環境,促進有機物氧化分解。 五、做好生產物資儲備 隨著氣溫回升,養殖生產工作逐步開始,當由于大多數養殖生產單位都沒有儲備充足的飼料、藥品等漁需物質。加之為做好疫情防控,目前全國各地都加強了車輛、人員的管理,給漁需物質的采購和運輸帶來了不小影響。因此,養殖生產單位要盡早著手,多方聯系,確保生產物資采購儲備到位,以免影響下一步的正常生產。 (漢中市水產試驗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