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5日,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隆重舉行,我區水產工作站站長李萬春被授予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榮譽稱號。作為奮戰在扶貧一線的基層農業工作者,他扎根基層,一路探索創新,在我區大力發展大鯢、泥鰍、稻漁綜合種養等水產特色養殖,使南鄭漁業成為我區群眾脫貧致富的主導產業。

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李萬春始終奮戰在脫貧攻堅主戰場,站在脫貧攻堅最前線,他立足崗位,發揮專長,因地制宜,大膽創新實施稻漁綜合種養產業,建基地、抓示范、促推廣,在脫貧攻堅四年期內幫助17個鎮辦、65個貧困村開展稻蝦、稻蟹、稻鱉、稻鰍養殖,助推產業結構調整,全區建立養殖產業示范基地45個,養殖面積達到10700畝,畝產最高值達10000元,平均產值8000元。他推行的以托管代養方式為貧困群眾提供種養技術、苗種、產品回收模式,并與貧困戶建立長期利益聯結機制,共帶動貧困戶5035戶,13100人。每戶年均增收1100元以上。貧困群眾四年累計增收2354萬元,村集體積累增加214萬元,有效地加快了扶貧產業迅速發展,助推了貧困群眾增收脫貧的步伐,使南鄭區的水產脫貧產業成為全省樣板工程。

工作中,他親力親為,以“做給農民看,教會農民干,幫著農民賺”新理念,對全區65個貧困村開展了整村推進產業扶貧工作,從漁業指導、畜牧、中藥材、果業等種養殖方面進行了技術培訓和跟蹤技術服務,親自為貧困群眾進行技術培訓164場次,編印《漢中市南鄭區產業扶貧技術資料匯編》、《稻漁綜合種養技術指南》、《水產養殖病害防治》等技術資料12000多冊,實現了貧困村技術培訓全覆蓋,特別是他總結的稻漁綜合種養,冷流水養殖,名特優水產品養殖扶貧產業模式和范例在全省推廣,并編入省市產業扶貧案例。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李萬春在脫貧攻堅工作上的出色表現,受到了各級組織的高度認可,他先后榮獲農業扶貧戰線“全國農業先進個人”、“中華神內農技人員推廣獎”、“陜西省首屆漁業技術人員貢獻獎”、“陜西省優秀科技志愿者”、“陜西省漁業管理和技術推廣先進個人”、“漢中市脫貧攻堅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


2月25日,全國脫貧攻堅表彰大會隆重召開,他也成為我區唯一一名基層農業工作者在人民大會堂接受表彰,獲得“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榮譽稱號。

【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 區水產工作站站長 李萬春】
2月25日,我參加了在人民大會堂召開的全國脫貧攻堅表彰大會,現場聆聽了習近平總書記對世界莊嚴宣告,中國脫貧攻堅取得全面勝利,我的心情無比激動。作為一名基層農業工作者,能親身參與脫貧攻堅偉大戰役并獲得國家級的表彰,我非常榮幸,備受感動。投身脫貧攻堅工作讓我受益匪淺,我不僅在工作中重溫了共產黨員的初心與使命,堅定了為人民服務終身的理想信念,同時,也對自己今后如何做好本職工作有了新的感悟。習近平總書記在大會上說,鄉村振興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一項重大任務,接下來,我將牢記總書記的囑托,弘揚脫貧攻堅精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倍加珍惜這份榮譽,將沉甸甸的榮譽化作奮勇前行的動力,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再接再厲,努力把工作做的更好,為全區鄉村振興工作貢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