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河流域漁業高質量發展的渭南實踐眼下正值冬季,位于大荔縣范家鎮下辛村魚塘里的連片蘆葦稈依然傲立,蘆花隨風飛揚,天空中不時有越冬的候鳥飛過。雖說已進入了水產養殖淡季,但是這里依舊一派忙碌景象,隨處可見張網的漁民和搬運飼料的工人。 剛剛給客戶裝完箱的漁民陳學剛是四川人,來大荔養魚兩年了,目前共有4000多畝水面,主要養殖鮰魚、黃辣丁、鰱魚等品種,今年魚價好,產品供不應求!半m說養魚投入大,但是這幾年市場好,魚也不愁賣,咱們這邊溫度、氣候都很適宜養魚,政府還給我們免費發放魚苗,市場好收入不成問題! 陳學剛高興地說。 地處黃、渭、洛三河匯流處,得益于水面灘涂廣闊這一得天獨厚的優勢,我市漁業發展迅速。截止2021年底,全市水產養殖面積8.9萬畝,水產品產量5.9萬噸,位居全省第一。 近年來,我市積極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入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重要講話和來陜考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緊緊圍繞“漁業增效、漁民增收,人與自然的和諧”原則,以推進漁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轉型升級、提質增效為著力點,立足資源優勢,推進水產養殖業向管理規范化、養殖技術標準化、監督執法常態化轉變,持續推進漁業綠色、安全、融合、開放、規范發展,漁業發展質量不斷提升。 螃蟹住“單身公寓”、大棚帆布池養蝦等養殖新技術新模式方興未艾,推廣優良苗種力促養殖戶增產增收,尾水搖身一變成了綠色養殖的“活水”……水清魚躍人歡顏的生態卷軸,正在秦東大地緩緩鋪開。 科技助力種業發展 生態養殖邁大步 走進位于洛河沿岸大荔縣水產站良種繁育推廣試驗場,遠遠望去只是一間普通廠房,走進去才發現別有洞天:外面雖寒風凜冽,室內卻溫暖舒適。數個相連的大水池里,稚鱉在水里自在游弋,水池上方的自動投餌機不時均勻地撒下餌料。據大荔縣水產站站長郗成軍介紹:“池中的水溫常年保持在12℃-15℃,整個養殖過程全自動數字化管理——自動增氧、自動投餌、24小時水質監測,確保中華鱉的整個生命周期在監測之下,養殖環境安全無污染! “目前我們水產試驗場占地300畝,有精養池塘143.5畝,微流水池20畝,良種繁育區2200平方米,試驗場現有長豐鰱親本3500余組,草親魚親本800余組,親鱉暫養池9.68畝,孵化車間421.4平方米,高效低碳循環水生態養殖示范區20畝,年產各類魚苗1.5億尾,年淡化南美白對蝦種苗2億尾,生產羅非魚等無公害水產品30噸!贝罄罂h水產站楊公社介紹道。 “通過養殖全人工培育苗種,可大大緩減養殖過程中苗種的供需矛盾,減輕現存自然資源的壓力,有利于資源的恢復和保護,目前,我們就以水產良種場創建為抓手,促進種苗生產良種化、產業化發展!贝罄罂h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該縣成功引進了南美白對蝦、中華絨螯蟹、銀鱈魚,小龍蝦及長豐鰱、松浦鏡鯉等新品種,其中推廣發展小龍蝦養殖2000畝,年產量200噸,產值800萬元;黃河大閘蟹養殖2300畝;年產量115噸,產值1150萬元;鮰魚養殖4200畝,年產量3150噸,產值2205萬元。 種業是漁業的芯片。近年來,我市堅持把水產種業作為漁業先導性重要產業來抓,為漁業綠色發展提供堅實保障。通過整合產、學、研、推資源,加強與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省水產研究與工作總站等科研機構合作,組建專家服站,建立“漁技推廣”微信群、水產技術咨詢熱線和疾病遠程診斷平臺,提升育種創新能力。 與此同時,我市還加快“互聯網+”現代信息技術應用,加大孵化設施改造提升力度,建設一批科技含量高、供給能力強的魚苗育種基地,共引進長豐鰱、草魚、花鰱、松浦鏡鯉等親本6100余組及黃河鱉親本900余尾,建成良種繁育基地和大宗淡水產業體系綜合實驗基地3個,年產各類魚苗3.5億尾。 創新模式拓展空間 生態養殖闖新路 12月5日,已是下午五點,蒲城陳莊鎮陳莊富新村南美白對蝦養殖地項目工地一派忙碌,曾經寸草不生的鹽堿地上已經打造好了100多個魚池,老板何有海準備在這里養殖南美對蝦。 何有海是江蘇鹽城人,有著20多年南美對蝦的養殖經驗,深諳其中的養殖技術,但在鹽城養殖的成本高,且市場飽和,了解到蒲城縣陳莊鎮招商引資項目后,何有海來考察了好幾次,這里氣候適宜、成本低加之市場廣闊,村上還給提供水、電等基礎設施保障,何有海決定把產業轉移到蒲城,與陳莊鎮富新村委會簽訂了合作合同,成立了鹽渭水產養殖有限公司,由陳莊鎮富新村委會和江蘇鹽城客商實行土地入股、村企合作,引進江蘇鹽城小棚養殖南美白對蝦模式,該項目一期占地270畝,二期建成后占地面積1000畝,建設南美白對蝦育繁養一體化養殖基地。 “我們一期項目建成后,預計每年可產南美白對蝦150噸,實現產值900萬元,純收入500萬元!焙斡泻_算了一筆賬:“我們一期項目建成后,預計每年可產南美白對蝦100噸,實現產值600萬元,純收入350萬元!焙斡泻_算了一筆賬:“一年放養兩茬南美白對蝦,取得年畝產3000斤對蝦、畝產值9萬元、畝均利潤5萬元的良好效益,經濟效益是普通土池養殖的10倍。而在市場供應方面,大棚養殖的退市時間也比露天養殖延遲一兩個月,實現大投入高產出和經濟效益、生態效益最大化! 而在合陽黃河灣生態農業有限公司,1萬個“單身公寓”里各居住著一只螃蟹,它們過著衣食無憂的逍遙日子。這些“單身公寓”既避免了螃蟹的自相殘殺,又能讓螃蟹錯峰上市賣出好價錢。該公司總經理聶平俊說起今年的銷售情況,高興地表示:“今年螃蟹市場挺好,平均差不多能賣到60元一斤左右,市場需求也大,早早都訂完了! 為進一步拓展養殖空間,提升養殖層次,近年來,我市積極推進水產養殖設施改造工程,出臺相關政策,爭取財政資金支持,大力推進養殖圍塘標準化改造、工廠化養殖設施改造、養殖尾水設施建設等項目實施,使規模養殖基地的水電道路、增氧設備、養殖尾水處理設施等養殖基礎設施、生產條件不斷改善。 此外,我市按照“綠色、生態、效益”的理念,大力發展大水面生態養殖、魚-蓮和蝦-蓮綜合種養、池塘內循環水槽養殖、鍍鋅板帆布池養殖等多種高效養殖模式,縮短周期、降低成本、節約資源、提質增效。積極發展適銷對路的名特優水產品種,先后引進鱸魚、斑點叉尾鮰、松浦鏡鯉、銀鱈魚等20多個名特優品種,累計推廣養殖鱸魚、小龍蝦、大閘蟹、鮰魚和銀鱈魚近1.5萬畝,產量6800多噸,實現產值達1.5億元,水產品遠銷西藏、甘肅、青海、四川等省區,水產養殖綜合效益增加20%以上。 規范管理健康養殖 生態養殖續新篇 中午時分,陽光暖融融掛在碧藍天空,魯保元熟練按下自動投喂器,一池子的羅非魚順勢涌過來,爭搶食物。魯保元站在小池邊,一臉滿足。 魯保元是合陽黃河灣邊的老漁民了,有著20多年的養魚經驗,但他認為,自己這些年摸索的經驗還不如兒子養魚短短的幾年,不但產量翻了番,品質也比以前好了。 “原因都在這小池子里。簡單來說就是在一個池塘中固定幾個流水單元池進行養殖,通過機械裝置使養殖水體循環流動,并且在池后方增加了魚體排泄物收集裝置,可以及時、快捷的對魚體排泄物及其他廢物進行清理。水流把魚糞、殘存的飼料等推向集污區,廢棄物自動回收到岸邊的集污區,經過脫水處理,再變為陸生植物的高效有機肥。這樣,整個魚塘實現了“活水”養殖!濒敱T榻B道:“主養魚就可以全部養殖在系統中,而在系統外的池塘應用內還可以放養一些套養魚類如:濾食性花白鰱、底棲肉食性青魚等。這樣既不污染環境,還能增產,就拿我們來說,這個一池子能8000多斤羅非,產能是原來的好幾倍,魚的品質也比以前好,一年兩茬,一年收入五六十萬不成問題! “為進一步發展生態養殖,在引導漁民改善養殖方式的同時,我們還嚴格水產養殖用投入品管理,加強水產養殖用獸藥、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等投入品管理,確保水產品品質。合陽縣被農業農村部評為‘健康養殖示范縣’、洽川烏鱧被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授予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焙详柨h漁業管理負責人說。 近年來,為確保產品質量,我市狠抓健康養殖,開展健康養殖示范場創建活動,突出苗種、水質、飼料、病害防治4個關鍵環節,推進規范化養殖、標椎化管理。制定《渭南市漁業健康養殖生產日志》,加強產前、產中、產后全過程監管,創建國家級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場14個,無公害水產品生產基地達3.8萬畝,鯉魚、羅非魚、烏鱧、草魚、魴魚、南美白對蝦6個品種被農業農村部認定為無公害水產品,還與全市580家水產品養殖場簽訂《水產品質量安全責任書》,累計收繳、銷毀偽劣飼料36噸,違禁漁藥37件(包),徹底杜絕氯霉素、孔雀石綠、磺胺類等違禁藥品,近年來全市水產品質量安全抽檢合格率達100%。合陽縣、大荔縣被評為“全國漁業平安縣”。 2021年4月份,“中國漁政亮劍2021”黃河流域禁漁專項執法行動暨陜西省亮劍執法行動在我市合陽縣成功舉辦,全省漁業漁政工作會議在我市大荔縣召開,這既是對我市漁業漁政工作的肯定,也標志著我市漁業發展進入結構調整、提質增效、快速發展的新階段!跋乱徊,我們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考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堅持新發展理念,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要求,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引領,以漁業轉方式調結構增效益為主線,加快構建漁業高質量發展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和生產方式,努力推動漁業持續健康發展,把我市建設成為陜西現代漁業第一強市!笔修r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說。 |